今年是WTT中国大满贯第二次在石景山区的首钢园举办。与首届相比,本届赛事的整体影响力更加强劲。据数据统计,WTT中国大满贯2025赛事直接收入达近1.54亿元,门票累计销售超过8.8万张,门票收入接近8800万元,同比增加54.3%,创下WTT赛事的新纪录。

随着赛事的热烈开展,石景山区的文化、商业、旅游和体育产业融合效果显著。法海寺、首钢园、永定河成为球迷热议的热点,“看一场比赛、游一座城市”逐渐演变为“因一场比赛,爱上一座城市”。“十一”假期前五天,石景山区文商旅体消费总额达到近3.2亿元,赛事经济被充分激活,国球运动与城市复兴相辅相成,为北京争创“国际赛事名城”再添动力,展现了独具特色的“石景山示范”。
10月5日晚,王曼昱和王楚钦在女子单打和男子单打比赛中成功摘冠,为WTT中国大满贯画上圆满句号。此次比赛,中国乒乓球队派出最强阵容,表现出色,再次包揽五项冠军,巩固了石景山首钢园“乒乓福地”的地位。赛场内外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中国红,为假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。这座城市再一次用国球书写了新的辉煌篇章。
今年的赛事与去年相比,增添了不少新变化。国际乒联首席执行官兼WTT首席执行官史蒂夫·丹顿表示:“八极场场馆去年只开放了三面看台,而今年四个区域全面开放,更多观众能够亲临现场。大满贯公园也离赛场更近,活动项目丰富多彩,营造了更好的互动氛围。”
作为文化、商业、旅游和体育深度融合的成功尝试,今年赛事的抽签仪式首度走出赛场,在模式口法海寺的大雄宝殿前展开。这场活动将“六百年壁上丹青”与“乒乓球”激情结合在一起,不仅是一次历史与现代的有趣对话,更是一场传承与创新的跨界交流,不少外国选手直言被东方文化深深吸引。
球迷李园园对此次赛事体验倍加称赞。她表示,“去年我也来看过比赛,今年的氛围明显更加热烈,球迷数量也增长了许多。这次我特意花了更多时间去探索首钢园,感受独特的工业风情。”她的感受也道出了许多观众的心声。今年赛事主办期间,大满贯公园大放异彩,入园人数超过10万人次,与去年同期的4.22万人次相比增长了137%;园内消费额突破1000万元,其中赛事特许商品销售额突破300万元,同比增幅达152%。
随着赛事热度的扩散,首钢园内外显现出活跃的人流与消费力。赛事期间,首钢园日均客流量达12.4万人次,同比去年的7万人次接近翻番;累计消费额突破4100万元,同比增长近50%。
永定河畔、石景山下,蓝天白云之间,石景山功碑阁、首钢冷却塔与永定河交相辉映。来到这一片区域的游客纷纷感叹,“原来这里的风景如此美丽,早该来看看。”赛事期间,不少游客被“两园一河”新兴消费场景吸引,像永定河集、火车餐厅等,新消费体验点的累计客流量近4万人次。
如此成功的背后,离不开石景山区为赛事筹备所做的细致努力。从交通到餐饮、从住宿到票务经济,各个环节均精心部署,通过十项全面举措提升球迷观赛体验,并体现了城市服务的温暖和包容。
赛事期间,喷涂了橙黑配色的球迷巴士成为街头亮点,免费搭载观众往返模式口、喜隆多等六大商圈与景点,方便球迷在比赛之外深度体验石景山的文化与商业特色。首钢园还配备了11辆小钢电接驳车,高频运转,累计发车770班次,运送近2万人次,为球迷提供便捷的园区交通服务。
此外,赛事组委会开放了首钢园内的4处免费停车点,提供2990个停车位;推动全区20个停车场为持票观众提供优惠服务;并在地铁站与场馆之间增加了800多辆共享单车,为球迷“最后一公里”出行提供保障。
无论是在场馆内外的设施升级,还是诸多细节上的周到安排,赛事服务都努力提升球迷的获得感与舒适度。场馆外新增了行李寄存服务与简餐饮品供应,减轻观众负担;为残障人士开设无障碍通道并配备“一对一”志愿者服务,让每位观众都能方便观赛。112间乒乓主题客房营造了沉浸式赛事体验,覆盖京津冀区域的票根经济和消费券,让更多人因赛事受益。更有800余名志愿者与文明引导员敬业付出,为秩序维护与信息咨询保驾护航。

“这次,石景山真是火了!”“石景山真的超棒!”赛事周到的服务让众多球迷感动不已,人人都为这座城市的热情点赞。